
教学模式
1.一对一教学
一对一教学,根据每一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、学习因素等,为孩子量身定制出一套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方案。
在教学上,老师十分注重硬技能和软技能之间的结合。
硬技能:学生学习必须了解的知识点、必须达到的基础要求。
软技能:学习心态、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等多维度辅导,从而达到综合提升,全面发展的目的。
2.小组课教学
小组课是一对一服务的延伸,实施4-8人的小班课教学的授课模式。
小组课的每一个学员享有专属的教学团队、教学方案和服务团队。学生之间也能相互学习并形成良性竞争,最终达到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目的。
互动频次高,孩子吸收有保障
4-8人的小班课教学,老师关注度高,针对性强
课上增设问答环节,激发孩子主动学习
1、锐思教育
2、学大教育
3、精勤教育
4、博众未来教育
5、秦学教育
6、京誉教育
7、龙文教育
8、金博教育
9、戴氏教育
10、新东方教育
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参考
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,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,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,对于一些问答题、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,段不离文,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,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,因此,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,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,否则,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。

1、明确目标和计划:
设定目标:学生和家长需要明确中考的目标,包括理想的学校、分数等,这有助于制定更具体的复习计划;制定计划:根据中考的时间和科目,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,包括学习时间、学习内容和复习进度等。
2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:
回归课本:中考的命题基础是课本,因此回归课本是备考的首要任务。学生需要熟悉课本中的知识点、概念、公式等,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;查漏补缺:在复习过程中,要注重查漏补缺,及时发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,并通过做题、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巩固。
3、加强练习和模拟考试:
做题训练:通过大量的做题训练,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,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;模拟考试:定期进行模拟考试,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和节奏,检验复习效果,及时调整复习策略。
4、选择合适的教辅:
会为学生提供全面,充分,根据中考的命题特点和复习需求持续更新的教辅资料,并且有更多在线学习资源和复习资料,如中考试题、模拟考题、视频讲解等。

1、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
解答此类题,首先,需要明确各种修辞方法的特征;其次,根据每种修辞方法的特征进行辨析;最后,结合具体内容,分析使用该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。
【答题模板】运用了……的修辞方法,把……比作……(或把……拟人化等)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……方面的特点,表达了作者的……之情。
2、对比手法的作用
【答题技巧】对比手法的作用主要是:突出被表现物的本质特征,使形象更鲜明,主题更突出,思想感情更深刻。
【答题格式】将......与......对比,突出了......,更好地表现了事物的......特征/人物/......形象/文章......的主题。
3、景物描写顺序及作用
【答题技巧】景物描写一般以空间顺序(由远到近、由近到远、由上到下、由外到里等)为主,采用移步换景法,有时也会采用时间顺序(从早到晚、春夏秋冬等),回答此类题时应通读全段,寻找有关空间、时间等的词语,从而判断文段的写作顺序。
【答题思路】文章是按照......的空间(时间)顺序来描写景物的,条理清晰地描写了景物的.....特征。
4、景物描写的作用
一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场景,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。
二、渲染环境气氛,烘托人物心情。
三、展示人物性格,人物周围的环境,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、气质、个性等。
四、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,抒发自己的感情。
五、奠定感情基调,为下文作铺垫
六、酝酿诗情画意,深化作品主题
5、侧面描写的作用
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,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,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,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。
6、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区别
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。
议论文以议为主,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,叙要扣住论点,叙得简明、概括。
记叙文以叙为主,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,起画龙点睛,突出中心的作用。
7、插叙作用分析三步法
首先掌握插叙的作用主要有: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;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;使文章脉络清晰;推动情节发展,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;突出主题;为下文作铺垫;丰富文章内容,使情节更加完整等。
其次要仔细阅读插叙的有关内容,分析出其作用;
最后用简洁、准确的语言,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插叙的作用。
8、叙事中议论的作用
1.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,起到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的作用。
2.在文章中间做精要议论,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,也称作夹叙夹议,主要起到穿针引线、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3.在文章结尾作精要议论,一般起到总结全文、揭示主题,或意在言外、发人深思等作用。
9、环境描写的作用
1.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。其中,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、时代特征的建筑、场所、陈设等景物及民俗民风等。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,如季节变化、风霜雨雪、山川湖海、森林原野等。
2.考查形式:
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常考内容。常见的命题类型有:①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?有何作用?②第×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?③文中多次出现什么景物?有何作用?
温馨提示:为不影响您的学习和咨询,来校区前请先电话或微信咨询,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(也可点击下方预约试听)
Copyright © 2016-2023 www.shangsekej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2022021264号.
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